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文类】作品展示(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0:08:00    

“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截至4月20日,征集到“山东交通我来写”征文作品300余篇,作品内容涵盖公路、铁路、机场、水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运输各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山东交通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讴歌了埋头苦干、担当奉献的交通劳动者。对初选的优秀作品,将在省交通运输厅公众号、大众日报、大众网等平台陆续展示。

乡路情思

距村子还有一段路程,我让老伴停住后下车,因为这段路并不太远,已经算是到老家了。一脚油门,眨眼之间车子已进村,我还站在这条曾经承载儿时梦想的路上,也不急于向村里走去。

儿时的记忆里,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而不远处的村子已是新房林立,脚下是新修不久的柏油路,不知道为什么却有些陌生,四下里望望,像小时候丢失了东西一样,找寻着什么!

找寻什么呢?

初升的太阳好像也欢迎我的归来,早已跃上远处的山头,高高地挂在天上。和煦的阳光下,年轻人开着各种车辆,从村子里陆续出来,从我身边掠过。驾车的都是些年轻人,虽然不熟悉,但不耽误打招呼。村里人已在自己的家或田里忙活了。我蹲在路边,用手抚摸着平坦如砥的柏油路面,遥想着昔日的羊肠小道,一种莫名的欣慰,抑或是踏实,油然而生。这时,一群小孩子山雀一样出现在村口,有的手持遥控小汽车,有的手拿漂亮的风筝,叽叽喳喳地嬉闹着、玩耍着……看着花骨朵一样的小孩子们,我的眸子渐渐晶莹,视线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每每雨后,童年的我,以及小亮子等小伙伴们,鞋是断然不穿的,统统光着小脚丫,恣意地在这条羊肠小路上尽情撒欢。最娴熟的莫过于找一水汪汪的凹处,小脚丫踩在上面,惬意地上下活动,不停地一直转着圈,嘴里嚷嚷着儿歌:那天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直到双脚中间踩出馒头样的一撮,周遭是一圈浊水,然后用脚将水猛地一脚踩下去,泥水四射,调皮地溅向附近的小伙伴身上,当然对方也如法炮制,以同样的法子还击,但没有谁会躲闪,似乎谁身上泥水溅得多,谁最荣耀。很快,小伙伴身上都沾满了泥水。游戏玩腻了,瞅瞅被雨水滋润透实的田地,挖出一大块还冒着热气的泥土,置于路上的平整处,按照各自心里想像的模样,制作自己心仪的泥巴玩具。小亮子虽然也喜欢小汽车,但他的泥巴小汽车不牢固。晾干后,放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常常是走不了几步,七零八落地散了架。然后,羡慕地凑到我的泥巴小汽车跟前,央求也像我一样,拴上一根草绳,一起向前拉。一会儿,拉到路的尽头了,再往前就到了别的村子。每每这时,小亮子就问,咱拉着再上哪儿?那时,村里刚刚放了纪录片——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北京在哪里?显然没人知道,我莫名地望望天,再向远处看看,还是说,要不,咱拉着去北京吧,你看毛主席接见红卫兵都没舍得坐汽车,咱拉到天安门前,让毛主席坐着我们的泥巴汽车也接见接见咱吧。行、行,就去北京。小亮子应和着。一说去北京,其他小伙伴们都丢下各自手里的泥巴玩具,眼馋地跟在后面,好像真的要去北京一样,满载着儿时的梦想,前呼后拥着朝前拉。泥巴小汽车到底不堪羊肠小路的颠簸,终究还是散了架,也就把去北京的梦想一下子打破了,北京去不成了,一个个都蔫蔫地散去。有的还埋怨小亮子心急拉得忒快,要不还得走在去北京的路上。是啊,多走一会,梦想就能在年少的心里继续保持着,多持续一会就多一份向往。

快来看呐!还是来看真的大汽车吧!

泥巴小汽车的毁坏,既不在乎也不气馁,我窜上路边的高处,一景似的招呼着其他小伙伴。

其实,看远处公路上的真汽车已无数次了,可每次都还是像头一回一样新鲜。远远望去,大汽车却显得很小,跟我们用泥巴做的差不多。只是太远,又望尘莫及,因此,我们很快在失望中受到了启发,真的得不到,我们可以做泥巴的。听大人说那条国道叫零九公路,上面的大汽车,南来的,北往的,一辆辆,渐行渐远,也把我们年少时的向往与梦想一次次带走,就再一次次地远望,最终还是让向往再一次变成泡影。

快看啊,我的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不知不觉,小孩子们指挥着他们的小汽车,牵着风筝来到我的跟前。我站起身来,一一和花骨朵们打着招呼,缓步走向儿时登高远望的地方。远远望去,零九公路加宽了,车也多了;相邻不远的京福、京沪高速公路,车流车速更是乱花迷眼,熙来攘往,车轮滚滚。并且全都横跨大汶河,算上不远处的京沪高速铁路,据统计,目前已有七条公路、铁路因穿过大汶河,架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大桥,让最早的明石桥(明代修建而得名)望尘莫及。只见高速列车风驰电掣,如影如风。

咚——咚——

一阵鞭炮声伴随着喜庆的吹打乐从村里传出,接着,一辆辆披红戴花的轿车已浩浩荡荡地开了出来。田头一位乡亲告诉我,这是小亮子的丫头出嫁。哦,是送亲的队伍,好排场啊,一点也不逊色于城里。最前边车上录像的、照相的紧着抢抓镜头,花车两旁是一伙穿红戴绿的民间乐队,吹吹打打,悠悠扬扬,乐声很快在充满生机的田野里弥漫开来。惹得山雀子也急忙赶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唱着幸福的歌儿飞来飞去。很快,送亲的车队过去了,而那首欢快的《百鸟朝凤》还在余音袅袅,回荡在田野里,更回荡在我的心里——

小时候,我可没少参加了送亲这一美差。那时,新娘陪嫁的桌子、椅子、柜子等清一色的木制品,沉甸甸的,连同新娘的其他物品,都要由整壮劳力肩扛手提。按照鲁中山区的传统,送亲通常是在晚上的某个时辰,这就需要若干个马提灯。提马提灯我们那里叫打灯笼,这种不费力气的差事,自然落在像我和小亮子这样的小孩头上。送亲的队伍出发前的头一天,村里要派出精干劳力,拿大撅持铁锨,沿送亲的路线,填坑凹,平土堆,认真清理,马虎不得。送亲的路上,除了新娘享受坐胶轮车的待遇,其余送亲人员一律步行。乐队吹吹打打地走在最前面。推胶轮车的要有两三个好把式间歇替换,并且,由于路面不平,路上休息时,负责扛椅子的要在车子停下后,及时放在车子的两个腿下面,这样可以保证车子的平衡。打灯笼既然是为送亲队伍提供照明,就需要分散在队伍的前后左右。路窄人多,要想尽最大可能地提供光亮,我们这些小家伙打着灯笼就只好走路边,甚至走在路边的田地里。这样一来,几回亲送下来,小亮子摔上几个跟头就在所难免了,同时也就摔出了几多牢骚。每每送亲回来,他必定嚷嚷路怎么怎么难走,忒累人,不去了、再也不去了。呵呵,可每次总还是又少不了他。一来,送亲的路上,众乡亲好像忘记了平时的劳累,一路欢笑,一路幸福,热闹异常;二来,可以改善平日的顿顿瓜菜,送到新郎家后可以狠狠地打一下牙祭,把小肚子撑个滚圆。于是,小亮子就不止一次地发誓,等着啊——等到我娶媳妇那会,一定(让送亲的)走最好的路,也不在后晌(晚上),要改在白眼里(白天)。说这话时,小亮子荡漾在脸上的那份得意,就像是自己真的要娶媳妇了。那一次,我趁他不注意,在他后面照着屁股悄悄踹了一脚,并说,你真是黑夜里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那时的小亮子竟不恼,傻傻地一直浸沉在自我憧憬里……

滴——滴——

一辆电动三轮轿车停在我的跟前。我一看,竟是小亮子。他熄住火,边下车边数落我,怎么,到家了,还在路上溜达,忆苦思甜吗?不会是还在想你的泥巴汽车吧。我笑着说,你啊,都快六十的人了,还是没改你那小孩子脾气。小亮子打着呵呵说,改什么改,从咱打小玩泥巴就向往着去北京,现在好了,这不,我丫头出嫁,儿子也回来了,说走时一块让我去北京呢?他儿子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北京,专门设计公路。对了,那小子还说,在北京上班,才一小时的车程,跟在泰安差不多,一早坐高铁走,下午不耽误回来住泰安。他那份得意的神情,跟当年憧憬自己娶媳妇时一模一样,当然,更多的还是自豪和骄傲。

说话间,小亮子打开了车门,示意我上车。他一边开车还一边跟我商量,回村后先去他家新盖的二层楼上喝酒……坐在车上的我,听着听着就走了神,眼前一会儿是年少时玩的泥巴小汽车,一会儿是飞奔的高速列车……

作者:在,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泰安市岱岳区作协副主席。山东省第21届、26届作家班学员,第四批“齐鲁文化之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