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短剧免费重塑“爆款”逻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4:44:00    

最近,影视行业办会不少,而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短剧”。不久前,短剧《家里家外》走红,短剧演员柯淳破圈,短剧持续用实绩证明——得短剧者得未来。

2024年春节,短剧爆发式增长,短短一年赶超电影。2025年春节以来,免费模式全面崛起,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仅用了两三年,短剧就走完了从创意萌芽到市场成熟的道路,蓬勃发展的态势,催生了一批爆款与短剧“顶流”。从野蛮生长迈向精品化的路径,短剧正在重塑着影视产业的爆款逻辑。

免费模式成主流

2023年底,一系列让人咋舌的充值数字,让无数人把目光投向当时还是小众的短剧市场,一时间,短剧成为人人眼红的“金矿”。短剧最开始走红时,以“情绪卡点密集、剧情反转高频”为特点,瞄准下沉市场,付费模式是主流,依赖投流换来充值,动辄充值数字达到数千万元乃至过亿元,创造了多个充值神话,像付费短剧《无双》就曾创下8天充值流水破1.2亿元的纪录。

不过,就在大批长剧创作者转身投入短剧时才发现,赔钱的短剧比比皆是,即便是像《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这种充值过亿元的爆款,分账也只有几百万元,这也意味着,付费模式下虽然流水高,制作方的实际收益却十分有限。付费模式下的瓶颈迅速显现:投流成本占比高达80%,同质化内容泛滥导致用户审美疲劳,盗版横行压缩利润空间……据行业统计,2024年付费短剧的回本率不足30%,多数作品只是“赔本赚吆喝”,一批从长剧领域转行的创作者看清现实后又回归长剧。

2024年末,业内人士就表示,短剧付费模式已经走到尽头。2025年春节,免费短剧已经成为主流,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平台通过“广告分账+自然流量”模式,将用户规模提升至千万级,并推动内容向精品化转型,爆款的衡量标准从“充值额”转向“播放量”与“用户留存”,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

春节档爆款短剧《好一个乖乖女》就是通过社交媒体话题和演员互动实现低成本破圈,实现播放量超10亿,男主角的扮演者柯淳因剧集热度斩获百万粉丝,一跃晋升短剧“顶流”,接代言、上综艺、拍杂志,《好一个乖乖女》也成为免费时代口碑破圈的典范。另外,还有一部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的短剧《重回永乐大典》,以古籍修复为主题,将专业知识融入剧情,上线首月播放量突破5亿,被纳入广电总局推荐片单,再次凸显了免费模式对优质内容的助推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付费到免费,短剧行业的变革本质是“用户主权”的回归。还有人算了一笔账,以柯淳、余茵等短剧演员为代表,短剧造星打破传统影视造星的高成本壁垒,成本从长剧的1亿元—2亿元压缩至百万元量级,演员通过高频次曝光与CP绑定维持热度,再借综艺、代言实现“破圈”。

短剧编剧小付从2019年开始接触短剧,亲历了行业从萌芽到狂飙的完整周期。她表示,最早是写信息流广告,比如番茄小说,通过创作“剧情化广告”来吸引用户点击小说链接,这也是竖屏短剧的开端。她也曾给爱奇艺写过短剧剧本,但当时市场还不太认可这种形式。如今她已经是一名职业编剧,并专职从事短剧剧本,在她看来,免费短剧的兴起,对创作者收入影响不大,但倒逼创作者回归剧作本质——不再需要强行制造不合逻辑的狗血冲突,而是通过扎实的人物塑造和情感共鸣留住观众。

商家必争之地

几年前还在上演的“长短剧之争”,早已成过去式。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已经追平即时通信。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使用率高达59.7%。而在Questmobile的数据中,截至2025年1月,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1.66亿,几乎与长视频网站持平,同比增长349%;河马剧场App月活超3700万,同比增长414.9%。

短剧“汹涌”,成为各商家的“必争之地”。百度、拼多多、七猫、b站、美团等纷纷入场,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也早已从一开始的排斥到融合再到紧跟趋势,纷纷调整策略。

2024年9月,爱奇艺推出微剧场、短剧场,并将短剧纳入爱奇艺VIP会员权益。如今,在爱奇艺移动端,微短剧频道已经成为第三大频道,仅次于长剧、电影频道。在爱奇艺极速版App上则赶超电影,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去年,腾讯视频精品短剧票房总体超过了4亿元,爆款短剧《执笔》凭借分账金额破千万元的成绩,验证了“广告分账+会员付费”模式的可行性。近日,腾讯上线了免费模式的“火星短剧社”小程序。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提到,要把剧集预算的10%至20%投入横屏短剧开发,并将用精品横屏短剧的经验去打造精品竖屏短剧。今年初,腾讯视频首次为竖屏短剧开放了限时激励政策。

芒果TV在短剧方面的谋划要更早一些,早早就将短剧提升至战略层面,打造了《虚颜》《念念无明》等口碑作品,并升级独立App“风芒”,以“短剧免费+长剧付费”策略拉动用户增长。2025年,凭借《小巷人家》《国色芳华》《再见爱人4》等爆款剧集、综艺获得用户提升的芒果TV,平台进一步细化短剧布局,推出四个垂直剧场,涵盖古风、悬疑等类型。

倒逼长剧变革

今年以来,杨迪妈妈追星短剧演员,倪虹洁、刘晓庆“下凡”短剧等引发热议,短剧不仅深入普通人的生活,也对影视产业进行着重塑。

作为资深短剧观众,娜娜从三个方面罗列了短剧吸引她的原因。

“首先,是短剧给观众的选择面会更广,平台每天都会提供海量的短剧,给观众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且类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迎合大众口味。”新黄河记者在某免费短剧平台看到,页面不仅区分了男频和女频,还对时代背景、主题情节和角色设定等作出了细分,题材选择高达60种。用户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第二,我们的观剧习惯已经被短剧全部打破,以前很多人是晚上追剧、节假日追剧,但短剧可以让我们利用所有碎片化的时间,比如说我在下班路上坐地铁就可以追剧了。”

最后一点,娜娜认为,短剧让观众更关注故事本身,而不是某个演员、编剧或导演,“看短剧会更关注标题,还有故事的爽点和人设,完全撇开了原先固有的选择剧集的刻板印象,给演员提供了更多让大家认识的渠道,短剧行业更推崇英雄不问出处。”

眼下,在影视行业降本增效与提质减量的大趋势下,长剧数量逐年下降、集数也一缩再缩,短剧的持续出圈让从业者找到了新的方向。

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爱奇艺CEO龚宇再次提到要亲自入场做微短剧,明确表示,长剧未来的趋势,不但集数要短,单集时长也要短。

编剧阿文今年开始尝试从长剧转向短剧,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是行业趋势躲不开的命题。他在接受新黄河采访时表示,“一开始也接受不了,但是这是趋势。就像电影刚出来的时候,舞台剧瞧不起它,后来电视剧出来的时候,电影也瞧不上它。再比如眼下最火的新能源汽车,大公司也担心在这个赛道上缺席。我不尝试的话,可能也不知道这个形态最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今年,阿文会有一部短剧作品面世。

有业内人士为长视频平台谋出路,“主演片酬降90%,大部分剧集都能盈利”,从侧面说明了长剧对明星的依赖,而如娜娜所说,短剧“英雄不问出处”,相较于传统的长剧,短剧对明星效应的依赖尚不明显,如今头部短剧演员的片酬在2万元左右,远低于传统影视作品的片酬水平。

观众苦长剧注水,行业苦高片酬久矣,而短剧的出现倒逼长视频作出变革。当然,短剧的颠覆性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更在于商业逻辑的重构。传统长剧依赖广告与会员收入,而短剧通过分账机制将内容价值与用户选择直接挂钩,当“降片酬、缩剧集”成为行业共识,或许才能真正回归“内容为王”的本质。

记者:任晓斐 编辑:邢媛 校对:刘恬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