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锐评|花样宠客不是光“卷”文旅局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3:53:00    

文旅热潮下,大小城市花样“宠客”创意频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地开放政府机关食堂、停车场,以及湖北宣恩县文旅局长将未预订酒店的游客请到家中入住,均引发广泛关注。

实力宠客还是“压力山大”,网上出圈能否线下引流?“住到局长家”终究只是个案,游客奔赴一地也不只为去机关食堂打卡。缓解供需矛盾,留住“泼天富贵”,真正活跃当地市场,还需要做些什么?

(一)

事缓从恒,事急从权。

“说走就走”的旅行,到了地方才发现酒店民宿已满员——面对外地游客的求助电话,宣恩县文旅局长、文旅系统职工及热心市民,主动提供家中房间给游客暂住。这展示了当地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人情味儿,诚如游客在感谢信中所写的,宣恩因为有可爱的人“更加美好”。

不过,留宿方案只是应急,并不宜复制。众所周知,每到假期,地方文旅接待能力多有不足,特殊情况下的特事特办,并非一条需要比拼的所谓“赛道”,更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事实上,次日,宣恩县就在该县民族体育馆内设置了100个床位,为游客提供应急住宿。相较入住私人家中,这种安排显然更有效率,也尊重了双方的边界感和舒适度。

全民宠客,何为宠客?此前也曾有地方发出“党员干部邀请游客回家食宿”等倡议,引发争议后改为“在特殊困难情况下,积极发挥作用,为游客排忧解难”。可见,对于宠客,地方和有关部门虽然承担着首要责任,但大可不必为了凸显服务意识而无限“自我加码”。

(二)

回顾这些年网红城市的比拼,文旅局长们的压力肉眼可见。

从某位文旅局长一身红衣、策马飞奔的“代言短片”走红之后,越来越多文旅局长走到镜头前,或是变身古装侠客,或是大方展示才艺,或是突然花田尬舞,或是热情“喊话”带货……这些内容有的令人眼前一亮,有的则与当地文旅并无多大关系,画风也颇为土味,甚至低俗。

除了拍片子,文旅局长们的任务还有很多,车站迎宾、带团导游乃至后厨洗碗,可谓越来越忙。局长们五花八门的“营业”方式,折射出各地对于线上线下流量的重视与争取,也暴露出文旅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地的急切与焦虑。

(三)

必须看到,文旅产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文旅出圈,需要文旅局长们的积极“营业”,但根本上依托于一地的内功。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资源的调配,这些都有赖于上上下下的合作协同,绝非文旅局长能够“一肩挑”的。

尤其小城、县域,承载与接待能力有限,若按假日“人流峰值”来配备资源,既是浪费,也不现实。面对当下供给总量难以突破的情况,需要在存量上精细谋划。既有心迎客、留客,便不打无准备之仗。

比如,提升治理精度。面对客流高峰,九寨沟遵照“预约、错峰、限量”原则,各景点人流智慧调试;400辆观光车珍珠链式排布,几分钟一趟;组织力量下沉关键景点,打造全域服务;景区外开放文化展演,对游客进行“补偿”……在可能的痛点、堵点提前施策,九寨沟因“调度能力强”火上热搜,收获“流量与体验”的双赢。

再如,建立联动机制。同样是面对假期客流骤增、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一些小城小县与周边区域联动求解,安排大巴供游客乘坐,在更大空间回应游客需求,这种“由点成线,线织成网”的思路,提供了更大的承载量与更可复制的经验。

(四)

流量潮起潮落,一座座接续爆红的城市,既有“无心插柳”,更多“有心栽花”。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提升,大小城市的发展差距在拉平,“下沉”正成为文旅行业的大势所趋。从哈尔滨到开封,从淄博到荣昌,下一个顶流花落谁家?催化短时间消费冲动之后,又如何留住这种流量密集型的“人间烟火”?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推介创意或宠客方式,理当贴合于当地文旅的主题,理当不违基本的规则与人情,理当有助于当地发展实绩。简言之,既不恶俗,也不尴尬,更不虚空。

在这点上,各地比拼的不只是好山好水古街古建,而是一种包含空间服务、品牌形象在内的综合体验。除了“卷”文旅局长,更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把功夫下在平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