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出“浪浪山”!合肥“95后”宝妈用乐观“扫”出一片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0:20:00    

8月19日下午,郑子怡骑着电瓶车拉上满满一小车的工具,准时来到庐阳区的一家出租房,做起清扫保洁来,她现在的上门保洁订单已经排到了十月份。而最近,网络上也有了更多人认识郑子怡。

7月底,她做完保洁后随手发的一条“日常碎碎念”视频意外地火了,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点赞量达到360多万,作为一名在城市打拼的普通人,她在视频里的乐观积极打动了不少网友,众多网友点赞,表示从她的视频里看到了普通人真实的生活,感受到了“对生活的蓬勃生命力”和“纯粹的快乐”。

然而,很难想象的是,这位年轻宝妈也曾被生活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如今的她,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凭借着客户对她保洁工作的认可,想在合肥“扫”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郑子怡在做保洁。

“天崩开局”的“95后”宝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开朗”这件事对郑子怡来说并不容易。

生在农村的郑子怡是家中长女,15岁跑去上海学做蛋糕,跟着师傅学裱花,奶油甜香混着都市霓虹多彩,成了彼时少女鲜有的开心记忆。但自卑带给青春期郑子怡更多的是沉默。“不爱说话,不想接触人,更不用说交朋友了。”

仓促地步入婚姻后,女儿郑小果的出生一度带给郑子怡生活的希望,但短暂婚姻的结束,又砸碎了郑子怡关于未来的美好幻想。离婚后,她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回到老家,但单亲妈妈的身份标签,将她挤到小县城的生活边缘,“父母不想因为我成为街坊邻居的‘茶余谈资’,我也害怕女儿在背后被指指点点。”

25岁这年,成为单亲妈妈后,怎么省钱、如何赚钱,郑子怡的时间被切成碎片,为了能照顾不到两岁的女儿,她最终选择摆摊,两块钱一个的钵仔糕,辛苦一天也就挣个几十块。生活的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患病的身体让她逐渐绝望,一度想要“重开”人生。“当时我骑着电瓶车,准备冲向县城里的一条河里,还好被路过的好心阿姨发现并拦下。”获救后看着怀中还在发烧的女儿,郑子怡突然想明白了:“死都死过了,往后还有啥可怕的。”

做事社恐,就逼着自己去跑业务;说话颤抖,就跑去和河里的鱼吵架;不敢做销售,就去应聘主播在直播间练胆……曾经自卑到封闭的郑子怡愣是硬着头皮与小县城各种活计“打起交道”。“交了很多新朋友,身上那层厚重的自卑的外壳慢慢褪了下去。”性格愈发开朗的郑子怡已经给自己备了几个网名。“现在叫郑大钱,财富自由了就改成郑有钱。”郑子怡笑着说。

把小房子布置得很温馨。

走出自己的“浪浪山”

不过,郑子怡发现想法是美好的,现实要骨感得多。

没有学历、没有稳定工作、离异带个娃。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也为了给女儿更好的未来,于是,郑子怡决定走出自己的“浪浪山”,为母女俩的未来拼一把。

2023年9月,揣着攒了许久的一万多元积蓄,郑子怡从老家蒙城坐上前往合肥的城际巴士。初到陌生的城市,尽管凭着过去做蛋糕的手艺,在城市落了脚,但郑子怡大部分生活是窘迫的。“一台600块钱的二手电瓶车,算是我身上最值钱的家当。”那段时间,下班后的郑子怡时常累到想哭,但依然如盛夏草木般,迎着太阳努力生活。

送外卖、做房产中介、当餐饮店员……慢慢地,郑子怡骑着电瓶车,走过合肥的大街小巷,踏实真诚的她还结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可正当生活有了起色之时,她女儿的心脏出现问题。为了带孩子看病,郑子怡在老家和合肥来回奔波,生活不得已“歇了脚”,为了凑医药费还四处借钱。“在合肥,认识的很多好朋友、好姐妹都慷慨解囊,给我帮助,所以我相信只要心不垮,再难事情也不会压垮我。”

转机始于今年春天。彼时的郑子怡还在一家连锁百货零售企业做营业员,三点一线的工作让她形容自己像个“NPC”,每天工作的唯一期待就是打扫卫生。“哪怕是擦亮一块玻璃,拖净一块地砖,但内心也有成就感,枯燥的生活又燃起些激情的火苗。”

就这样,郑子怡辞去营业员工作,纵身跳入这个与灰尘打交道的全新领域,成为一名家政保洁员。冰箱密封条里积年的污垢,油烟机滤网上顽固的油渍,卫生间犄角旮旯的霉斑,甚至每一扇窗户的玻璃和不起眼的踢脚线,第一次上门服务,她埋头苦干四小时,把该做的不能做的全做了。“没见过你这么尽心地保洁!”收房时客户发来的一句称赞,让她开心了一整晚。

除了把钱挣到手的踏实感,郑子怡特别享受打扫的过程,觉得每把一间屋子擦净,自己的心也透亮了几分。“把屋子打扫干净,很有成就感,又能挣钱,我觉得保洁是我人生迄今为止"幸福度TOP1"的工作。”

郑子怡带女儿郑小果去公园看日落。

火了的“郑大钱”对未来充满斗志

自从做了保洁后,郑子怡每天下班后,总是习惯地对着手机碎碎念上几句,在她个人抖音账号“安徽狗子妈(快乐家政侠)”上,发布了50多条视频,大多是记录自己家政保洁工作的日常。

“最火的那条是当时刚做完房屋清洁,挣了380元,客户还给了小蛋糕,心情特别开心,所以就记录一下。”郑子怡没想到,视频发出来后,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点赞量达到360多万,评论区涌入大量陌生网友:“看到了女性的蓬勃生命力”“姐姐好有活力”“这是我们普通人快乐的一天”……这些鼓励让她特别开心。

不过,最初把手机镜头对准工作现场,郑子怡是有些赌气的。“很多老家人不看好我,说我带个孩子怎么可能在合肥留下来,早晚得回来。”听到这些流言,郑子怡的倔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她不仅要留下来,还要把留下来的过程记录下来。“想留给女儿看,在她日后遇到困境时,看看妈妈曾经是怎么乐观面对的。”她笑着说。

如今郑子怡已经是客户和朋友口中语速快、笑声亮的“大钱姐”,积累了许多回头客的她还组建了一支家政保洁的小团队,家电清洗的、软装护理的,每个人都有绝活,现在收入渐渐稳定,还算可观。这段时间,郑子怡和团队还主动做起了公益,承诺为孤寡老人、五保户以及缺乏清洁能力的困境家庭提供打扫卫生的服务。“我曾是一名困难妈妈,得到了大家的帮助,现在希望能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爱传递下去。”

现在,郑子怡和5岁多的女儿租住在一处不过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陈旧的家具却收拾得特别温馨,墙上贴满了母女俩喜欢的书画作品,房间的书架上特意收来的二手书散发着阵阵墨香。“这儿多幸福啊!菜市场就在附近,图书馆和公园走两步就到,朋友还能常来蹭饭。”说起当下的生活,郑子怡满眼都是幸福,女儿更是逢人就夸妈妈最棒。今年9月,她即将在合肥就读幼儿园,郑子怡筹划2年多的事情终于做到了。

从郑子怡的县城老家到省城合肥,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但从过去的郑子怡到如今的“郑大钱”,她却走了29年。如今,郑子怡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但还在努力忙碌着。“对于生活,我的目标很简单,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如果说具体目标,就是在把欠债还完后,给我家郑小果拿下那个她念叨了八百遍的粉色电话手表!”

合报in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新闻记者 汪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