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严冰 王冉
通讯员:吕惠 宋蒙
“三高”控制不理想,每天少不了白酒,62岁的吴先生心脏血管长满“石头”,导致血管重度狭窄及钙化,堵得血流几乎无法通过。4月8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腔内影像的精准指导下通过冲击波球囊技术“凿石开路”,为吴先生堵塞的血管开通了一条“隧道”,成功植入支架,解决了其“心头大患”。

吴先生一家与医护人员合影
血管被“石头”完全堵住
据了解,吴先生有十余年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尽管一直在吃药,但控制得并不理想。2016年体检确诊冠心病后,他戒掉了烟,但仍改不了饮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上二两白酒才尽兴。今年3月,吴先生去医院复查,发现前降支严重狭窄,还伴有弥漫性重度钙化,血管壁就像长了一粒粒小“石头”,严重阻挡了血液的正常流动,若不尽早打通血管恢复血流,随时可能突发心梗。4月2日,病情复杂的吴先生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求诊。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本就会逐渐失去弹性出现斑块,再加上吴先生三高控制不好,还长期饮酒,加速了血管硬化,从而引发了严重冠心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鄢华院长介绍,一旦形成严重的钙化,血管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会变细、变窄、血流不畅,若不能充分处理,除了会导致球囊、支架等难以通过病变处外,还会使支架无法充分打开,从而大大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率。
针对吴先生的病情,鄢华院长、心内科宋丹主任带领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和评估后,计划在腔内影像辅助下,采用国际前沿的冲击波球囊技术进行治疗。腔内影像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血管内病变情况,冲击波球囊技术则是更优化的钙化处理新技术,利用冲击波“遇软则软,遇刚则刚”的特性,可以在保护正常血管壁软组织的情况下,安全、有效地解决钙化病变难题。
“以柔克刚”打通生命线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吴先生的手术于4月8日正式开始。宋丹主任、刘华云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在腔内影像的帮助下精准确认了吴先生钙化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程度;随后将冲击波球囊放到血管堵塞处,利用冲击波对深层钙化进行处理,充分地碎裂吴先生血管内的“石头”;最后在前降支血管植入支架,完成了血运重建,成功打通了生命线,全程历时2个小时。手术后的吴先生恢复迅速,术后当天就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宋丹主任(右一)、刘华云主任(右二)为吴先生实施手术

术前血管严重狭窄(左),术后恢复血流通畅(右)
为了给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团队不断探索,开拓引领国内外新技术。据了解,本次冲击波球囊治疗使用的是最新引进的GennWave冲击波导管,是一比一复刻进口Shockwave导管的本土化产品,兼具高品质与高性价比。
“严重钙化病变增加了介入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一直以来都是让介入医生头痛的‘硬骨头’。”鄢华院长表示,随着冲击波球囊技术在院内的广泛应用,GennWave冲击波导管的正式引进,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钙化病变的处理上迎来新突破,迈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时代,为“顽石型”钙化病变患者带来介入治疗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