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短视频、微短剧很火,凭借“短、平、快”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拥趸。
但长视频也没有“躺平”,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
长视频用户规模的增长,是“昙花一现”?还是意味着下一个“春天”的开始?

一
当《北上》用4分钟的市井生活长镜头叩击观众心弦,《六姊妹》以多子女家庭的矛盾创下单日最高收视“破5”的记录……长视频向人们证明,优质内容始终是撬动市场的核心杠杆。
长视频,通常指时长超过30分钟的视频内容,大多表现为影视、综艺或者专题等形态,具备无可替代的功能性和传播效应。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视频的坚守并实现突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实题材与文学改编的深耕。内容升级是长视频发展的核心动力。如《北上》,依托茅盾文学奖原著,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普通人的命运交织,以真实的生活质感引发跨代际共鸣;再如悬疑剧《平原上的摩西》,通过爱与信念交织的救赎之路,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从分众策略上来看,其降低内容成本,强化用户黏性;从制作水准上来看,其精细化制作,题材选择多样化,精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
对高质量视频内容的呼声愈发强烈。数据显示,电视剧备案数量连续两年正增长,2024年备案数量近600部,但新上线数量连续四年下跌。以小巷生活、年代细节扎实还原的《小巷人家》,通过“一户三代”的微观叙事,让改革开放的宏大命题落地为可触摸的家长里短,豆瓣评分高达8.4分。如今,观众对“制作精良”的关注度远超“明星阵容”,这种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转变,标志着长视频进入“质变”新周期。
长视频的“不可替代性”。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内容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短视频的冲击下,长视频的“陪伴价值”却因此变得更加显著。例如,在《六姊妹》的播出期间,一起看剧成为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温馨时刻,甚至有观众在弹幕中表达“和妈妈一起哭”,成为高频出现的词汇。在观看时,观众可以获得更完整的故事体验和更深入的情感共鸣。
黄金档成为全家观剧高峰期,印证着家庭场景的回归。以多屏互动与情感共鸣交融的特性,使得长视频在注意力争夺战中固守一片阵地。

图源|图虫
二
尽管长视频行业迎来回暖,但以几何倍数增长的短视频依然占据优势,对长视频的流量造成了挤压。此外,在技术、内容等方面,长视频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短视频冲击下的用户时间争夺战。短视频平台的“即时满足”机制正在重塑用户习惯。相较于长视频营收方式与管理机制缺乏创新等因素,短视频通过去中心化的内容推荐机制,有效降低视频发布者在视频制作和发布过程中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投入,从而使其平台用户源源不断增长,进而对长视频流量产生挤压与冲击。
技术革新与内容创新的双重压力。从长视频行业发展来看,其面临商业回报与创作平衡的挑战。受到市场偏好与投资回报率的综合影响,使得剧本创作、叙事节奏等需兼顾多方诉求。同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同质化风险,热门赛道如都市情感、仙侠古偶类型集中。技术创新同样滞后,虚拟拍摄技术虽被《封神》电影验证成功,但整体看来新技术应用率较低,这种“高投入低创新”的困境,也让行业陷入“不敢冒险”的恶性循环。
协同机制与行业生态的结构性失衡。《三体》动画与真人剧集的开发周期重叠,导致部分用户审美疲劳;《庆余年2》单集广告植入超8个……当前平台方、制作方、创作者之间存在如资源错配、招商策略“保大弃小”、品牌方扎堆头部项目等问题。久而久之,可能制约中小型项目的创新活力,使得内容生态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三
当《我的阿勒泰》用VR技术带观众“走进”草原星空、《大奉打更人》靠AI弹幕互动让播放量暴涨,长视频突围战从内容创新延伸到技术、商业等方面全维度创新。
实践证明,伴随着盲目资本热钱的退去,视频行业的竞争趋于理性,实力成为了硬通货。
内容创新:垂类深耕与IP长线运营。2015年前后,《盗墓笔记》《鬼吹灯》等IP系列的爆火证明垂类内容的市场潜力,《大奉打更人》构建的“东方玄幻宇宙”通过剧集、游戏联动、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形态实现IP的跨媒介运营。成熟IP已经过市场验证,自带一定数量的粉丝,“IP+顶流”的策略一度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标配,能够快速拉动剧集热度与商业价值。而《小巷人家》热播期间发起的“我家老物件”征集活动,让用户生产内容反哺剧集热度,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闭环生态,让长视频的价值输出更为凸显。
技术赋能:重构生产与消费全链路。长视频平台内容资源的盈利模式创新,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比如,用好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目标用户,契合现代用户快节奏、碎片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将内容垂直细分;再如,得益于5G技术的高传输速率,创作者可以生产更高清、更高码率的高品质内容,助力内容精品化等。《长相思第二季》采用Audio Vivid三维声技术通过AI模型将立体声内容自动转化为三维声场,观众可感知角色脚步声的方位变化,增强观看的沉浸感;《觉醒年代》VR版让观众“亲历”五四运动现场。技术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降本增效的实用引擎。

图源|上观新闻
长短联合:社交属性与社会效益同步。B站长视频分区推出“一起看”公开放映室功能,用户可以创建聊天室,邀请好友一起看影视,也可以进入随机放映室,与陌生人同看交流,增加用户在网络平台的互动体验感与长视频的曝光率。芒果TV与快手合作的《非遗守护人计划》通过“1分钟非遗技艺展示+长片深度解读”模式,让传统手工艺从短视频“种草”走向长视频“深耕”,既吸引年轻用户关注绒花、油纸伞等非遗项目,又推动相关文旅线路搜索量增长。这种“短带长”的结合,不仅激活内容的长尾价值,更将观众转化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让流量真正服务于社会价值的传递。
7.52亿用户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当内容回归本质、技术赋能体验、长视频带来社会效益提升,这场“漫长的季节”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正如电影人常说的那句话:“日子要慢慢过,好戏要细细品。”长视频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份“慢”与“细”的坚守之中:遵循价值创造理念,持续推进盈利模式创新和优质内容打造,方能行稳致远。(来源:山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