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山港区作为宁波舟山港最主要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码头前沿水深最深、泊位等级最大、装卸设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宁波舟山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拥有我国大陆最多的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2024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连续16年全球居首;集装箱吞吐量达393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三。面对如此庞大的运营规模,"效率优先"成为其核心竞争力。2023年底,宁波海事局在此启动"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通过数字化平台联动港口、航企和监管部门,推动船舶精准抵港,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
穿山港区作为核心作业区,具备接卸全球最大2.4万标箱级船舶的能力。自2017年起连续8年保持千万标箱吞吐量,2024年更以1100万标箱刷新纪录。为实施“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宁波海事局推出"安全+提效"理念创新监管模式,运用"海巡艇+VTS+无人机"三位一体智慧监管体系,动态掌握船舶作业状态,配合"临开不查"机制保障准点率——除特殊情况外,船舶开航前2小时免检,确保作业链高效运转。
2024年12月,宁波舟山港开通宁波至威廉港"新三样"直航快线,通过动态调整航线、预研船舶技术档案等举措,将中欧货物周转时间从45天压缩至26天。在首航前,宁波海事局对"嘉华宁波"轮实施全面安全体检,使其在德国威廉港以"零缺陷"通过港口国检查,避免船期延误风险。
该计划的生态效益同样显著:试点船舶累计减少待港时间超9000小时,节约燃油3.07万吨,降低碳排放9.9万吨,相当于种植550万棵树木。
正如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魅力大港活力中国"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说的,宁波舟山港通过数智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传统码头智慧化改造提供可复制样本。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正在发展壮大港口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正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装载货物的船只。港区严格执行“临开不查”机制,除特定原因外,对适用船舶避免在船舶开航前2小时内实施检查,有效保障集装箱船舶的准点率。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正在港口进行作业的货轮,通过“数字化值班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对船舶的点对点信息服务,助力船舶抢抓作业窗口期。在保障集装箱船舶准点率、在港周期的同时,努力提升集装箱船舶的安全营运水平。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100万标箱,是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让港区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