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旅居生态学者解码侨乡文化:兴隆的故事讲不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08:00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在万宁的兴隆小镇,有这么一位北方老人:他穿梭于街巷咖啡馆,驻足于橡胶林间,或与归侨老者促膝长谈,或在太阳河畔记录风物。

他是张忠民,一位来自河北的70岁生态学者,也是兴隆“候鸟”人才工作站的核心成员。2024年,他参与编撰了《兴隆故事》,以7篇深度文章串联起侨乡的历史脉络与文化肌理。

张忠民与兴隆印尼归侨合影。受访者供图

张忠民与海南的缘分始于2004年。他是一名退休的高校教授,彼时,他未曾料到兴隆这座“藏于山海间”的小镇会成为晚年生活的精神原乡。作为“候鸟”,张忠民以参与者的姿态,用3年时间走遍了兴隆的连队、探访归侨家庭、研究农场档案,以学者的严谨与旅居者的热忱,将兴隆的“咖啡基因”“长寿密码”与“奋斗史诗”凝练成文字。

咖啡小店 | 市井里的文化枢纽

来到兴隆以后,张忠民没想到这里的人们长期喝咖啡,让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在北方,咖啡文化几乎是一片空白。”张忠民回忆,在他小时候,听到咖啡感到非常陌生,或许只有西方或者上海等地的人才喝咖啡。

张忠民对咖啡的印象还停留在1988年的麦氏咖啡广告:“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在他来到兴隆之前几乎就没有喝过咖啡。

在兴隆的大街小巷,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咖啡店,抬腿可进,张忠民认为,放眼全国也是特殊的:“它得益于海南适宜的气候,四季无尘,温度适宜。”咖啡店的外头就能坐人,这在北方难以想象,因为总有尘土飞扬的时候。

2022年,三位华侨专门做过统计:兴隆的咖啡店有238家,而兴隆的人口只有两万多,咖啡店的密度远高于上海。

咖啡在这里发挥了交流媒介和特殊的作用。“在兴隆,所有的事情都和咖啡店有关。”张忠民发现,咖啡店发挥了社会交往的功能,也是兴隆人生活状况的反映。

“例如,一个学生考了很好的大学,消息的第一时间都是从咖啡店传出来的。”大家泡在咖啡店里消磨时光,大多数的信息、新闻和旧闻也都在这里汇集和发散。

在兴隆美食街,90多岁的归侨老人陈卓明都会在咖啡店和朋友聚在一起聊天,从第一代炒制兴隆传统咖啡的手艺人到如今沧桑巨变,特别是近几十年生活的丰富性为他提供了说不完的话题。

兴隆还有一支退休职工骑行队,坚持骑行20余年,从兴隆骑行到石梅山庄附近,目的地是一家越南华侨开的咖啡店,在店里喝咖啡吃早餐闲聊。

咖啡是兴隆人的几代记忆。张忠民惊叹,咖啡承载着兴隆的历史,兴隆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个角落都与咖啡有关,咖啡唤醒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溯与怀恋。

兴隆之缘 | 寻找农场的记忆

张忠民的兴隆研究始于对“农场”的执念。少年时在河北张家口农场的经历,让他对集体化生产的兴衰充满好奇。当他走进兴隆华侨农场时,震撼远大于预期——这里不仅是生产单位,更是归侨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北方农场解散于时代浪潮,而兴隆农场却在归侨手中延续了70年,甚至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咖啡产业链。”

“这里保留着完整的文化,人们也还都聚集在一起。”张忠民说,自己的兴隆探秘之旅从农场入手,并深入到咖啡、作物、地貌、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他首先关心的是农场的当地人生活,他走访了兴隆的连队,也结识了许多农场华侨职工,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位35队的职工的第一辆车是1965年在万城买的,当时自行车没调试好,他舍不得骑,便一路扛回了兴隆。

咖啡是兴隆的符号。兴隆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的?带着这个问题张忠民多方打听找到了答案。据记载,1962年,兴隆农场场部消费社开始卖咖啡,这是兴隆第一家咖啡店。没有糖、没有糕点,只有一角钱一杯的咖啡。

在《兴隆故事》里,他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只有手捧一杯咖啡才感到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张忠民边走边看边写,通过此种方式与兴隆结缘,他说这是创造性开拓出一种步入晚年的生活方式,感到获得了一种新生。“每天处于这种积极的状态,去跟当地人交流,让我也暂时忘却了身上的疾病。”

侨乡观察 | 融合的当代样本

作为一名“候鸟”,“外来人口如何融入到当地生活中”,让张忠民深思,兴隆华侨的人生经历,让他找到了一种答案。

从环境上看,兴隆与东南亚环境差异不大,就连语言也是十分相近,“最早我认为他们一直说侨居国的语言,但华侨们在国外也经常讲汉语。”张忠民还发现,大家来到了兴隆语言还相互融合,完成了南洋汉语的“兴隆化”。

“它既带有一些海南话的语调,又保留一些客家话的口音,特别是融合了南洋汉语的韵味,但基本的语音语调仍是普通话。”张忠民说。

“兴隆人普遍能讲两种以上的语言,到什么场合就使用什么语言。”张忠民说。

张忠民还认识了当年该工程的青年突击队的几位模范人物。“他们都是玩了命地建设,不仅把自己当作了这里的主人,并且对自己在这坚守建设祖国充满了自豪感。”张忠民说。

如今的兴隆,咖啡香气依旧从街头陋巷飘出,归侨的南洋故事与“候鸟”的北方乡音在太阳河畔交织出不同文化在岁月中发酵出的共生醇香。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