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2:27:00    

8月27日,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是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系列活动,以“数智赋能信用创新”为主题,由贵州省信息中心承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贵阳分行协办。来自国家数据局、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中央党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钱塘征信等“政产学研用”领域的近2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自2016年获批以来,持续深耕数据资源应用与要素流通,历经十余年发展,已为信用经济打下坚实的数字底座。目前,全省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其中大型以上数据中心29个。截至2025年7月31日,贵州算力规模累计达92.60Eflops(Eflops代表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占比高达89.76Eflops,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丰富、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为“人工智能+信用经济”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近年来,贵州不断深化信用数据归集与平台建设,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应用。2025年出台的《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信用数据授权运营,探索打造多元化信用数据产品,助力信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一体化综合信用平台和政务大模型底座,贵州正将信用数据广泛应用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用行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数据矿产”,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信用+AI”“信用+大数据”等创新应用场景。据艾瑞咨询与头豹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征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20亿元,信用服务已从传统金融领域延伸至商业运营、公共服务、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高明在会上表示,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覆盖11.6亿自然人和1.4亿户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服务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他强调,数字金融发展应坚持“金融为民、科技向善”,强化安全可控,推动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王伟指出,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趋势,数字经济与信用治理深度融合。他建议加快构建数字与信用的互动机制,推动公共信用监管与市场化信用信息的数字化利用。

在主题演讲中,钱塘征信、浦发银行、邓白氏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信用科技的前沿实践。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可信数据空间”展开探讨。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与会专家认为,贵州应抓住机遇,依托算力优势和数据基础,探索信用大模型驱动下的数据流通新模式,在跨行业信用应用、数据安全共享等方面形成“贵州方案”。结合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贵州有条件构建“数据—信用—价值”闭环,打造“数据驱动、信用赋能、场景牵引”的信用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数字经济治理提供示范样板。

记者: 黄歆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