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2025海洋GDP增长目标:6.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0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通讯员 孙兵兵

4月1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聚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2025年将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40个项目竣工、20个项目投产,全年新引进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过1000亿元,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超五千亿元

据山东省海洋局反馈,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45.9%,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海洋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分别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2.9%、43.5%和53.6%,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海洋经济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四上”涉海企业达3221家,约占全省的30%。海洋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核心层主要海洋产业增长动力充足,全市15个主要海洋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2524.3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省的31.3%,增速居省内沿海城市第一位。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市“4+4+2”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擦亮“海洋好办”服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市共批准281宗项目用海,面积达1.98万公顷。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等重大战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2024年,依法依规为19个项目办理海域使用金减免2.6亿元。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共兑现奖补政策24项,评定奖补资金1.4亿元,惠及企业137家,助力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做优做强。

强化“三争”工作,争取6个海洋重点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7亿元。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全国第一名成绩获批,争取中央支持资金4亿元。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和崂山区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我市获批数量占全省的1/3。全市创建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8家、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1家,数量分别占全省的47%和27%。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2025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

前期,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对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力争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40个项目竣工、20个项目投产,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实施精准产业链招商、统筹联合招商和载体平台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过1000亿元。

推动“4+4+2”现代海洋产业突破提升。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加大水产种业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加快即墨区、西海岸新区蓝色种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国信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交付运营,力争实现3条工船联运,推动“深蓝”系列养殖装备投用。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延伸。推进女岛高端船舶海工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建造首艘31.9万吨超大型油船,交付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21万吨氨燃料双燃料散货船、青武麦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规模。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动抗肿瘤药物BG136进入临床Ⅱ期、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LY102进入临床Ⅰ期试验,推动新型抗凝血药物LY103、抗慢阻肺药物LY104等开展系统临床前研究。突破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镭测创芯、蔚海明祥、罗博飞等重点企业加快研发新一代立体监测、无人潜航器、水下机器人等海洋智能观测探测装备。加快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瀚海星云”“问海”“海洋生物医药”“港口”等大模型优化及应用,完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提升。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高效运行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推动“深海三大国家平台”、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争创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海洋信息、智能航运等领域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贯通体系,实施“海创计划2.0”。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建立全球高层次海洋人才库,梳理全球海洋领军人才、全市海洋紧缺人才“两张清单”。

此外,推动海洋开放合作突破提升,打造沿黄开放门户和“经济出海口”,推动青岛自贸片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落地。推动海洋治理能力突破提升。持续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保障董家口港区、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全年争取新增用海面积6500余公顷。加快实施灵山岛、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推动浒苔绿潮应对处置降本增效。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