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市中医医院:清明养生黄金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3:33:00    

鲁网4月4日讯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清明时节,阴阳交泰,天气渐热,地气升腾。此时,热随阳盛、燥随风长,既乍暖还寒,又雨湿兼夹。复杂多变的气候,很容易诱发外感、过敏、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正是肝木主时,肝气处于旺盛状态,脾土易受克制,人们也就容易出现头昏、腹胀、心情抑郁等问题。下面从饮食、起居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调护建议。

减酸增甘、柔肝健脾

医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在饮食上,应适当减少山楂、乌梅等酸涩食物的摄入,增加山药、百合、红枣、小米等甘味食材。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春季适当“吃青”能起到养肝的作用。荠菜、香椿、青艾、春笋等时令野菜,不仅可以少火生气,还能助力阳气生发。不过,脾胃虚寒者,需谨慎食用青团、冷饮等寒凉、黏腻食物。

增减衣物、春捂有度

俗话说 “白天清明穿单衣,晚上清明袄不脱”,清明期间昼夜温差较大,及时增减衣物尤为重要,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更要注意“春捂”。推荐采用“洋葱式”分层穿衣法,便于随时根据温度调整;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着重做好腰、腹、足部的保暖,防止寒从脚下起。

疏肝解郁,静养心神

春季阳气升发,养生需顺应这一特点。晨起散步,习练八段锦、太极拳等,契合《黄帝内经》“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养生理念。外出踏青、放风筝,既能亲近自然,又能舒展身心,有“吐故纳新”的寓意。

清明前后,人体内分泌变化,情绪容易出现波动。要避免大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在睡前聆听角调音乐,比如古琴曲《流水》,同时按揉足三里、太溪、涌泉、太冲等穴位,起到平肝养心、敛护神气的功效。

此外,清明期间户外花粉、飞絮较多,过敏体质人群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通讯员 周萍 岳珊)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01 鲁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