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哈……”烈日下挺拔的军姿、操场上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近期,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武部带训教官团队率先在梅州中学、嘉应中学、乐育中学、联合中学等6所学校完成2025级新生军训。教官团队以“准军事化”标准施训,带领近5000名新生完成从“温室小花朵”到“钢铁小战士”的蜕变,交出了一份军地协同育人的高分答卷。
区人武部精培教练员队伍,精心筹划军训课目,积累过去多年的经验,结合《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创新“三味”训练法。




新生军训
骄阳似火的军训场,模拟“伤员”倒地,教官一声令下,几个同学迅速围拢,有的包扎“伤口”,有的做心肺复苏按压,动作虽显稚嫩但认真专注。训练课目有“军”味,结合学校特色、条件,军训内容除传统的队列训练等课目外,增设战场急救、生化防护、格斗基础、轻武器模拟体验射击等军事课目。“第一次亲身模拟急救,对急救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高一新生李同学兴奋地说道。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是谁指挥了这首诗词描述的战役?”只见讲台下坐着的个个小眼睛都好奇地盯住讲台上的曾干事,想要知道答案。教育内容有“红”,区人武部充分挖掘梅州苏区的红色资源和国防故事,通过爱国、爱军主题的教育课题,增强新生对国防教育的代入感和文化认同,弘扬爱国爱乡精神。“才知道毛主席写的这首《井冈山·西江月》是赞扬我们梅江革命战士朱云卿,感到很自豪……”
新生们身穿整齐的军装,身姿如苍松般傲立,正步考核时,腿如钢鞭,落地生风。成果检验有“战”味,此次军训结训考核突出实战化导向,采取战场环境模拟、突发情况处置、小组对抗协作等方式,既检验学生军事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又锤炼学生身处复杂实战条件时的心理素质,培育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有效提升军训的育人实效与参与吸引力。
据人武部负责人范东阳介绍,“高中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必须用军人的本色为他们打下精神底色。我们将对剩下几所学校军训继续加强督导检查,上好孩子们的第一课。”从迷彩方阵蜕变的故事仍在继续,这群少年带着教官们传递的精神,奋进前行在高中三年的青春战场。
(曾梦清 危金雁)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余龑
编审:王舒涵
审核:何阳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