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心”有了“幸福归属”
4月7日,时至饭点,外卖骑手开始忙碌起来,黄色、蓝色的身影交错而行。用餐高峰时段过后,外卖配送员小熊终于有时间停下脚步,来到位于青山湖区万象汇外侧一楼的爱心驿站为手机充电,小憩一会儿。“之前只能在室外坐在电动车上休息,夏天晒冬天冷,现在有了这个能遮风挡雨的暖心驿站,工作间隙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小熊说。
据了解,青山湖区万象汇商圈商户超200户,入驻企业160余家,每天进出的外卖骑手近400人次,已然成为青山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地。为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青山湖区选择万象汇商圈作为友好商圈进行试点,探索建立“象心力 党建汇”万象汇商圈党建品牌,在党建引领下由物业公司、配送站点与属地三方签署友好共建协议,建设‘洪城红’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共同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商圈双向奔赴。
“暖心驿站使用面积共有7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余人,我们为新就业群体配备了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充电器、应急药品等,可提供避暑取暖、休息阅读、饮水热饭、手机充电、医疗急救等便利服务。”青山湖万象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围绕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新场景”,我市各地频出实招。红谷滩区结合实际摸底结果,精心选址,在新就业群体密集的商圈、企业聚集区、小区楼盘等区域,打造了16个“爱心驿站”,解决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现实问题。西湖区统筹整合现有红色驿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青年之家、司机之家等场所,打造各类幸福暖“新”站共41个。东湖区聚焦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保障难、融入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制定《骑手友好互助小区建设指引手册》,推进骑手友好小区建设,打造机制、环境、生态友好暖“新”矩阵。
据了解,南昌整合44个街道、1000个社区党群服务资源,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统筹属地资源新建设235个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形成红色驿站、“青蜂侠”驿站等各类“爱心驿站”,目前均已面向新就业群体免费开放,让“奔跑的心”有了“幸福归属”。接下来,我市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暖“新”行动,架起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之间的“连心桥”,形成共同关心关爱和支持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