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七里村,一座现代化的养鸽场内,数万羽肉鸽扑棱着翅膀,发出阵阵“咕咕”声。这里是村民贾雷林用13年时间打造的“致富基地”——从返乡创业时的200对种鸽起步,到如今养殖规模超2万羽、年收入突破200万元,他的养鸽事业不仅让自家生活“展翅高飞”,更让乡村振兴的“鸽声”响彻乡野。而在这条创业路上,蒙城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始终如影随形,成为其产业腾飞的关键助力。
2011年,在外务工的贾雷林带着积蓄回到七里村,瞄准肉鸽养殖市场,在自家庭院搭起简易鸽棚。然而,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买种鸽、建鸽舍、购饲料,样样要花钱,手头很快就捉襟见肘。”贾雷林回忆道。
蒙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对接,向贾雷林发放了首笔15万元“金农信e贷”。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让贾雷林得以扩大种鸽规模、引进自动化喂养设备。随着养殖技术日渐成熟,鸽群数量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蒙城农商银行又通过提高授信的方式,将贷款额度提升至40万元,支持其建设标准化鸽舍和恒温孵化室。现在,贾雷林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鸽能手”。
贾雷林的鸽场不仅是致富“样板”,更成为蒙城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为帮助周边村民共同致富,贾雷林推出“合作社+农户”模式,由鸽场提供种鸽、技术,农户利用庭院养殖,成品统一回收。蒙城农商银行为10余户参与养殖的村民提供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小额信用贷款,并给予利率优惠。村民张大姐感慨:“以前觉得贷款门槛高,现在有了银行和鸽场‘双保险’,养500对鸽子一年能挣5万元!”
一直以来,蒙城农商银行始终践行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大力投放“金农信e贷”“小额快贷”等信贷产品。同时,针对特色种养殖户,该行又创新发放“畜牧e贷”等贷款,全力满足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下一步,蒙城农商银行将深入调研摸排农业产业主体的融资需求,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为种植养殖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提供更加精准的信贷方案,以精准高效金融服务“贷”动百姓小产业,服务乡村振兴大民生。
作者:张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