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上门为百岁老人看病。
“肖力放同志:我已是期颐之年,多年足不出户。近日右侧口腔溃烂月余,疼痛难忍,水米难进,纵使此刻寿终亦无遗憾,唯不忍拖累子女……”5月10日清晨,一封特殊的求助信通过微信传到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文化顾问肖力放的手机上。
这位求助者是原贵州航空发动机公司首任总经理、102岁的王新民。他年事已高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居家疗养。近日,王新民因右侧颊黏膜溃疡持续恶化,疼痛导致无法正常进食,家属尝试多种方法未见好转。
接到百岁老人求助后,医院立即启动“银发关爱”绿色通道:
8:15,口腔科主任刘杨接到肖力放转来的求助信息。
8:30,主治医师刘美完成出诊准备,急诊科同步调配救护车。
9:05,医疗小组抵达老人住所(贵阳经开区锦江路)。

医生仔细检查老人口腔问题。
在老人家的客厅里,刘美医师单膝着地,用专业头灯为老人细致检查。她发现,老人右侧颊黏膜存在2cm×1cm的火山口状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触诊有明显硬结。结合外院CT显示的右侧牙槽骨软组织肿胀,刘美给出专业建议:“建议先用生理盐水联合康复新液进行创面护理,同时需要注意老人的饮食,以流食为主,保证足够的营养。”
治疗过程中,刘美发现老人因长期假牙摩擦导致创伤性溃疡,耐心示范口腔护理手法,并留下24小时咨询电话。急诊科徐海涛主任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承诺每周安排家庭医生随访。
“没想到周末一个电话,你们就带着全套设备来了。”老人颤抖着竖起大拇指。
面对老人的肯定,刘美表示,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是医生的天职,老人有什么医疗需求,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她们。
方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编辑 肖慧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