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礼赞劳动美 江南正青春|五一在这里追寻南京百年工业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3:12:00    

五一在这里追寻南京百年工业记忆

“向新而生——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展出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现代产业的先锋之城。南京民族工业的成长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的百年历程。

五一期间,“向新而生——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临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序篇”“筚路蓝缕奠基业”“浴火重生开新局”“笃行逐梦新征程”四部分,展出反映南京工业发展成就的档案史料和见证物70余件,追寻南京工业百年蝶变、向新而生的历史足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众多民族实业家怀揣着实业救国、实业报国、实业强国的梦想,创建了一批重要的民族企业,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复兴的希望,也为南京工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讲解员郑雨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的创始人、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当时在南京江北建设了“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化肥市场的局面。

“当时,日本派员潜入永利铔厂,找到范旭东,试图与之商谈合作,但被范旭东予以严词拒绝。之后日方三次派飞机轰炸永利铔厂,使工厂遭受严重破坏。”郑雨璇说。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里,一艘名为“京电号”的蒸汽发生器小货船,被亲切地称为“小火轮”。在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这艘如今看来微不足道的火力发电厂运煤小船,立过赫赫战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下关发电所的工人们驾驶‘京电号’小火轮,奋战11个小时,共运送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到达江南。”讲解员郑雨璇介绍。

记者在展览中看到,“京电号”小火轮7名船工的户籍卡已陈旧泛黄,卡片上登记着他们的姓名、职业、教育程度、本籍、寄籍等信息,还附有个人证件照。他们分别是船老大黄兴法,轮机长戴仁芳,大副钮其郎,司炉吴诚聚,水手缪金泉、黄纪发、陆连云,登记户籍卡时年龄分别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

南京工业在历史上创造了众多的“首次”和“第一”,展览中列出了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厂、第一只国产电子管、第一袋氧化钒催化剂、第一批尿素产品等15个南京创下的“第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南京开启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一批重点企业拔地而起,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郑雨璇告诉记者:“当时中国产生了第一台国产电影放映机,在南京电影机械厂诞生,长江牌放映机风靡了全国。中国第一台自动机床车在南京机床厂诞生,最快1.9秒就可以做出一个零件。”

还记得当年的“三转一响”吗?展览中专门打造了“时光小屋”。在这里,蝙蝠牌电扇及熊猫牌电视机、缝纫机等南京特色品牌工业制品再现于一个幸福家庭的温馨小屋中,定格了往昔的记忆。

而在展览设置的“光阴长廊”中,观众可以看到南京地区各工业遗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空间影像。从老式厂房到现代园区,从机器轰鸣到创意回响,从铁锈斑驳到活力满溢,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工业遗产地的改造与复兴,成为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也凝聚着今天的人们对历史的致敬和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时代命题的探索。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