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22号洞内,风钻轰鸣、水雾弥漫,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
“我们每天能够掘进12米,春节过后已经掘进了565米。”中铁二局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Ⅴ标总工程师李陈林说。
在北干线施工中,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梳理重点任务清单,公司相关负责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现场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工程建设不断提速。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隧洞主洞累计开挖支护62.31千米,占总任务的49.9%;主管道安装104.43千米,占总任务的87.7%。
3月31日,记者走进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浇筑现场。缆机上下起落,将混凝土吊罐精准运送到各个作业面,振捣机的轰鸣声奏响激昂的建设“进行曲”。
截至3月底,大坝混凝土浇筑量突破150万立方米,工程建设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春日的三秦大地生机勃发,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如期推进。
韩城市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输配水管线基本贯通,预计12月全面建成,投用后可有效解决8万名群众生活饮用水和12万亩基本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安康建民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加速建设,预计5月底建成通水,扩容后日处理规模将提升至3万吨,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省水利厅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积极拓宽水利领域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推进陕西水网建设。
——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发布水利工程融资需求项目册,促成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等多个重点水利工程与金融机构签约,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
——持续深化“政金企”合作,政府、金融机构和涉水企业瞄准重大水利工程、城乡供水、灌区改造、河湖治理、智慧水利及节水产业等重点领域,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战略合作。
西安市引蓝济李引水工程就是多渠道融资的典范。
该工程是西安市重点水利工程,通过引入蓝桥河水补充李家河水库水源,缓解西安市供水压力。工程总投资3.4亿元,资金来源包括专项债资金、省级和市级水利发展资金等。通过多渠道融资,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针对水利工程公益性强、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们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周期最长可达45年、资本金比例低至15%,大幅减轻了项目前期资金压力。同时,提供全周期金融产品,精准匹配项目需求。”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科说。
在创新投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方面,咸阳市也进行了积极尝试。
“我们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企业,探索项目投融资模式,‘政金企’合作日益紧密,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咸阳市水利局局长韩彦霄说,“今年我们将不断健全‘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精准做好要件审批、要素匹配等支撑工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为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省水利厅进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水利有效投资,在水利投融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推动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做深做实。
水利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前,全省水利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水利建设投入由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两手发力”,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路径不断拓宽。
“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推进金融信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及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全面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总结推广取水贷、节水贷等绿色金融模式,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探索。”省水利厅负责人说。(记者 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