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我省知识产权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将施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0:39:00    

□邢赫巍 本报记者 彭溢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作为我省知识产权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有哪些立法亮点?将如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近日,记者采访了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占宇。

我省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植保无人机。本报记者 彭溢摄

突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高占宇介绍,《条例》充分体现龙江特色和时代特征,主要有五方面亮点。

突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条例》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立法目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系统规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建设创新龙江的助推作用。

将知识产权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条例》将商标品牌战略、老字号发展战略、地理标志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促进等内容纳入其中,以知识产权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打造龙江品牌。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成果转化。《条例》规定,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创新主体创新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模式,设立集技术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为一体的专门机构,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提升科研项目专利产出质量和运用效益。

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条例》强化知识产权申请阶段的监管,明确禁止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引导创新主体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源头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以数智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条例》将区块链、大数据等数智技术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行政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公证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省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

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占宇介绍,为此,《条例》六章五十三条内容涵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以及法律责任等知识产权发展全链条。

《条例》总则部分对知识产权范围、基本原则、政府部门工作职责、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功能区先行先试以及知识产权对外交流等内容作出规定。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激励创新、有效运用、严格保护、科学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政府应当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专项发展规划,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将所需必要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鼓励和支持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开展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些规定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围绕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与运用,《条例》规定强化知识产权培育扶持力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效能,助力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主要体现在: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推动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融合;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老字号发展战略,强化地理标志、版权、植物新品种培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运用;建立健全专利导航制度,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服务保障;健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保障职务成果完成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

围绕构建各方参与、社会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条例》强调负有知识产权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法院应当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与行刑衔接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鼓励市场主体健全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展会、重大文体活动主办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及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围绕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条例》提出,建立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体系,对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分类评价;完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投诉举报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强化海外风险预警和维权援助;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裁决、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途径有效衔接。为推动知识产权“放管服”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法律责任,规定了负有知识产权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重失信主体法律责任,辅以从重处罚情形,以确保《条例》得到有效执行。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黑龙江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全面加强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条例》实施的意义和影响,高占宇如是说。

通过《条例》的实施,我省将进一步强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健全制度完善、运行高效、管理科学、服务优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条例》通过规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将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质效,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知识产权,促使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条例》的实施还将进一步提升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水平,推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专业人才汇聚龙江。《条例》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与发展,将有力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为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