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将全面取消绩点”的消息传出。27日,北大表示,已在校内信息网发布通知,自2025级学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这一本科学业评价工作改革,旨在鼓励学生更好地探索发展方向、发挥个人禀赋,不以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业能力。
“取消绩点”只是本次北大本科学业评价工作改革的其中一项。该校将从设置容错探索机制、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完善课程考核反馈机制、深化学业多元评价等方面,优化本科学业评价工作。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学期第九周结束前,学生可在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记载方式确定后,不可修改。成绩合格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大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同时,将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任课教师可按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公正评定成绩。各院系应加强对平行班课程的统筹管理,建立相对统一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该校将定期向院系反馈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院系应督促课程成绩分布不合理的授课团队和任课教师及时改进。
关于取消绩点,北大表示,各院系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不同使用场景的学业评价办法。对于在学年级为2023级和2024级的学生各院系可继续沿用原有评价方式。条件成熟的院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可以提出相应衔接方案,保证平稳过渡。本年度推免资格申请和审核工作按原办法进行。医学部可根据医学教育特点与实际情况做好优化学业评价相关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