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机务段指导司机,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潘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位安全行车15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8圈的“金牌司机”,用14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的工匠精神。
从湖南农村到高铁驾驶室:安全是刻进骨子的信仰
1987年,潘辉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农家。2011年,他成为长沙机务段一名机车乘务员,带着“农村娃”的质朴与韧劲,他始终将“安全第一”奉为圭臬。2013年,他顺利地考上了机车司机,实现了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个人生目标。在担任机车乘务员的8年里,他安全值乘里程累计达15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8圈),防止机破故障19件、弓网类事故15件、路外伤亡事件6件。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是驾驶舱内的“呼唤应答十六字令”,也是每一位高铁司机的作业标准。
2016年担任动车组司机后,他苦练操作技能,迅速成长为全局第一批能担当“全机型、全交路、全天候”任务的“全能型司机”,凭借着精湛的技能、精细的作业、精准的运行,跃升为动车组司机的作业标准典范,被评为“集团公司2017年度标准化作业明星”。
毫米之间见匠心:标准化背后的温度
“高铁司机的操作误差必须控制在0.2秒内,就像焊接钢轨的缝隙不能超过一张纸的厚度。”潘辉常对新司机这样说。他根据担当机型、值乘区段大幅度修订《乘务员出乘一次作业标准》(其中优化操作流程43项,新增风险防控措施17条),同时牵头组建出乘传达指导台,新编《出乘传达台作业指导书》(涵盖8项关键内容,明确13项具体要求),从而较为全面系统地规范了乘务员的出乘作业流程,收到了为乘务员减负、提升作业效率、堵塞安全漏洞的良好效果。

△潘辉在长沙机务段配班室。
潘辉还牵头研发出动车组辅助导引实训终端,为动车组司机从“出乘作业”“途中运行”“退乘总结”提供一套完整、精准的电子版导引提示,能有效防止动车组列车误通、误停、越过站台等惯性问题。
该项目自2024年1月起在实践中广泛运用,深受动车组司机欢迎,目前集团公司2216名动车组司机人手配备一台。在2024年底广州局集团公司第二届“五小”创新成果展上,动车组辅助导引实训终端得到了参观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逆向而行的“团圆哲学”
节日对潘辉而言,是比平日更紧绷的弦。潘辉妻子曾计算:两人结婚11年,潘辉在家过节的次数不足1/3。一开始,由于车队人员紧张,潘辉婚后来不及度蜜月,便奔赴了工作岗位。

△逆向而行的安全守望者
2015年初,潘辉添乘Z6次从长沙到武昌,连续三天在武昌公寓值班。此后,潘辉就忘记了回家,前后18天没有回家,
从湖南农村到高铁驾驶室,从普通司机到全国劳模,潘辉用他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安全行车成绩丈量着责任的分量。正如他常说的:“高铁司机的荣誉不在奖牌上,而在每一个平安到站的信号灯里。”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